2008/12/15

《PC Magazine》没有hardcopy版了

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几乎定期看美国版的《PC Magazine》。

开始的时候,是在杂志摊买来看,忘了一期是十多新元还是二十多新元,买了几个月,觉得实在贵,无法每个月都买,加上发现原来公司资料中心有订购,可以从资料是借阅,就省下每月十多元这笔钱了。缺点是不能借阅最新一期的,只能借阅前一期的。没关系,虽说资讯科技应该掌握最新趋势,但慢一个月还不算慢。

后来,rapidshare流行,有人把PC Mag扫描了放上网供下载,一整本百多页,大概二三十MB,下载不必等很久。虽然也下载过几期,但通过LCD看杂志,毕竟还不是很习惯,所以我依旧从资料中心定期借阅。

上两个月,PC Mag宣布从明年1月开始不再出版hardcopy版了,订阅者将获得online版,出版商Ziff Davis每个月会把最新一期电邮给订户,订户点击超联结就可以阅读了。

我突然有种失落感。每个月定期的资讯科技精神粮食,从此不能再握在手里阅读,只能通过电脑或手机的屏幕,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很奇怪,我很习惯通过电脑屏幕阅读有些东西,但却在意某些东西能否继续通过hardcopy阅读。

已经到PC Mag的网站免费试阅了明年一月份的《PC Magazine》,版面其实没有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用手翻,而是用老鼠点击。

或许,只是改变一下习惯就可以了。


2008/11/21

“我的电脑遭到俄罗斯黑客的侵入,所以无法做作业。”

前我念小学时,记得同学没有交作业的理由是“生病做不完”、“淹水浸坏了作业簿”……

哈哈,我是好学生,作业很少没交。就算忘了做交不了,我也不屑找借口,不就是被老师打手掌。

念大学的时候,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普及。不过,那时候的作业基本上做不做都没人管,所以更加不必找什么借口了。没想到,我也因此错过了能以“惊人借口”不交作业的年代。


http://www.bbcchina.com.cn

2008年11月21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09:31更新

迟交家庭作业的惊人借口

若干年前,学生迟交家庭作业就会寻找诸如“作业被狗给吃了”、“卡进洗衣机里了”这些古怪借口,今天的学生又会找到什么借口呢?

高科技的今天,学生不交或迟交作业的借口也变得“科技化”。比如,有学生会说“电脑死机”、“互联网断了”、“打印机坏了”这些借口。

毕竟,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电脑上做作业,他们觉得提出这些理由,老师们会更容易相信。

网络零售商Pixmania公司对1,000名老师进行调研后说,老师们平均每天都会听到三个以“技术故障”为由交不出家庭作业的例子。

英国萨里郡(Surrey)的沃灵顿文法学校(Wallington County Grammar School)的副校长苏•库克(Sue Cooke)说:“起初,老师们确实比较听信这些与高科技相关的借口,但现在他们司空见惯,学生们的这些借口不灵验了。”

花样百出

库克说,为了减少这类借口,校方就主动提出帮助解决那些的确遇到技术问题的学生,那些想寻找借口的学生不得不铤而走险,寻找新奇借口。

最新奇的理由是什么呢? 居然有学生说:“我的电脑遭到俄罗斯黑客的侵入,所以无法工作。”

还有的说:“我家的宠物狗在电脑上撒了泡尿,把电脑弄炸了。”

稀奇古怪的理由层出不穷,弄得老师哭笑不得。

英国政府鼓励学校在课堂上和课外使用电脑等现代科技。首相布朗今年提出三亿英镑资助贫穷家庭,帮助他们上网的计划,可谁也没料到,这样导致了不交作业的“高科技理由”。


苦主,市镇理事会,政府……

前两天在《海峡时报》看到不少读者投书大骂投资亏钱的市镇理事会。

其实,究竟新加坡在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中受伤多重?可能只有内阁才清楚知道,一般人不知道,但心里有数。眼看银行裁员,淡马锡要减薪,连GLC都受了重伤。只是,新加坡没有机制要它们公开,一般人终其一生都不会知道。

金融枢纽,好的时候真的很好,但是一个风暴来,打喷嚏伤风感冒甚至肺炎都不是不可能。看冰岛,金融业让它迅速发展富裕起来,金融风暴却也让它掉到谷底,子子孙孙都要赔钱。金融的高风险就在于,产品都是些白纸黑字,没有实质的商品(real commodity)。再加上华尔街的天才们把这些白纸黑字进一步转变成各种各样的衍生品,转手再转手,每转一手就赚一笔、膨胀一点。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泡沫,是金融泡沫化。

财富这回事很有趣。一个人一辈子可以赚多少钱,几乎是固定的。利用劳力赚来的钱,少一点,但可能真实一点;利用脑力赚来的钱,多一些,但可能虚假一点,更多的是账面上的数目字。

仔细想想,靠劳力赚不到什么钱,靠账面数字比较容易赚钱。

2008/11/02

The Diminishing Memory

天快转看完阿里借我的《悄逝的记忆 》(The Diminishing Memory)。

可能最近看比较多NatGeo和Discovery的HD节目,所以一看到《悄》,就不是很看得下去。拍摄手法、剪接方式、旁述等,都相当粗糙。可能是我太过挑剔吧!哈哈,这部纪录片可得过澳洲某个电影新人奖的“最佳大专学府纪录片奖”。

我也有过类似导演翁燕萍的经历。

我家在八打灵再也(Petaling Jaya),但我是在吉隆坡出生的,3岁以前跟父母一起住在祖父家。祖父家在吉隆坡蕉赖的非法木屋区。

住在祖父家的那3年,我已经没什么印象。不过,小时候还是每个星期固定回祖父家。祖父家是一间单层锌板屋顶木屋,有个很大的院子。印象中,厨房特大,有个天井,很小的小孩子好像都是在天井冲凉的。每逢农历新年,大人就喜欢在厨房坐着聊天。吃饭的时候,总是开两大桌,但还是不够坐,所以人们得分好几轮吃。客厅是青少年堂表兄弟姐妹看电视的地方,小孩子得我们就在屋外玩。

院子前面是地毯草铺成的草地,很舒服。哈哈,我们PJ家前院草地的草,也是源自这里的。后面有鸡寮,养了很多鸡和两只鹅,所以我小时候就知道鹅会欺负人,还会追着人咬。后院还有口井、一棵红毛丹树。对PJ长大的孩子来说,水井是很少见的。不过,祖父家在我出生前就有自来水,所以水井已经没有使用了,但是水井上面只是盖了铁丝网,所以我总是很好奇地想看井水映照的影子,也很好奇为什么下面有水。还有那棵红毛丹树,也有很多回忆。记得每次农历新年的时候,和我年龄相近的一群堂表兄弟姐妹,总是喜欢撑起长长的竹竿钩红毛丹。我们也喜欢爬红毛丹树,可惜红毛丹树很多火蚁,所以我终究没有练成爬树技巧。院子里还有一棵沙梨树。沙梨是一种青色的果子,大概人参果大小,但是果肉很酸。记得母亲喜欢将果肉蘸了辣椒酱吃。小时候的我只是喜欢摘沙梨。

农历新年的时候,除了钩红毛丹、一班同辈们玩“抓抓”,另一个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放冲天炮和放鞭炮。那时候,最low class、最便宜的冲天炮好像是叫“月旅行”。“月旅行”飞不高,在空中爆开时的声音不是很响,而且很多时候是哑炮。因为是木屋区,所以大人不让我们玩冲天炮,我们就把冲天炮水平放在地面,向着某个没有木屋的地方燃放。再不然,就是在沟渠里放冲天炮。放鞭炮,是把一整串的鞭炮拆散,一粒粒地放,右小手拿着鞭炮,左小手拿着一支香,点着了马上丢。印象中,某个堂表兄弟姐妹曾把鞭炮丢到我脚上。

听父亲说,那间木屋也是祖父亲手搭建的。还有,水井也是祖父亲手挖的。非法木屋区很多户人家都有水井,都是村子里大家互相帮助挖出来的。住在木屋时,入夜会有“小强”乱飞,曾经有一只钻入父亲的短裤里,父亲情急之下只好用手连裤带小强一起抓住。我想,我没办法在这种木屋睡觉。:-)

我应该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吧,政府宣布非法木屋区赶拆。政府准备在附近建组屋,组屋建成之前,先在附近建一排排的木屋安顿非法屋居民,这些“合法”木屋叫做“长屋”。跟祖父同住的伯父和叔叔各被分配到一间,其中一个同住一条村的姑妈也被分配到一间,祖父和祖母跟叔叔住。这些木屋小极了,没有院子,厨房连转身的空间都没有,只有两间小卧房。

其实,祖父在非法木屋时就已瞎了眼(据说是喝酒喝瞎的,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白内障吧),所以也看不到“合法”木屋是什么样子。还记得,搬离非法木屋的那一天,瞎了眼的祖父说什么都不肯动身,一直赖在他平日坐着的躺椅上。白白的眼球红了,眼眶里是一直打转但流不出来的泪水。姑妈们和姑姑们都陪着流泪,到后来,是父亲和伯父软硬兼施,把祖父架上车。

搬走之后,我们都没再回过非法木屋区。政府很快就把整个区围起来,后来拆掉木屋,建了脚踏车赛馆。

“合法”木屋区大概有15年历史吧!祖父祖母都在那里过世,他们都没有机会住进政府组屋里,政府在很多年以后才建好组屋。

写到这里,禁不住非常怀念和我感情特别好的祖母……

迪拜和SimCity

几年来,一直看到迪拜耗巨资推出令世人看了下巴合不拢的建筑项目。

先是世界唯一一家的七星级酒店棕榈群岛已经完工,岛上的房地产也建好了大半;世界地图群岛也几乎都填好了;世界最高塔Burj Dubai还在建。贯穿阿联酋、在迪拜市内的高速公路Sheikh Zayed Road两旁已经是满满的高楼大厦。乍看之下,真的不是很真实,很像我几年前玩的SimCity 4

最近迪拜政商又宣布了几个大计划。例如那个巨大的航空中心,就等于两个香港那么大;现代金字塔Ziggurat是一座自供自足的城市;那栋每一层楼都回旋转,所以没有固定外形的大厦Burj al-Taga;前两天还看到一个Anara大楼,顶楼有一个好象抽风机的空中餐馆。





如果SimCity的开发商正在开发第五版,可以考虑把这些大厦放进游戏里,那虚拟世界的城市应该会很好看。

其实,迪拜和SimCity是有几分相似之处。我没到过迪拜,但印象中,迪拜的大计划、大都市格局,都是由金钱堆叠出来的。在SimCity里,玩家得小心翼翼地控制收支平衡,而且必须有盈余,城市才可以发展下去,游戏才可以继续。可是如果玩cheat的话,有个不断生产金钱的cheat,玩家就不必担心平衡市政府的收支平衡,因为金钱会大笔大笔地进来。玩家可以尽情地花钱建设城市。而且,可以把税收降到最低,甚至降到零。这么一来,人口增长非常快,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跟着非常快地建立起来。

所以,迪拜和SimCity的相似之处,就是石油和生钱的cheat。迪拜靠石油起家,现在有大笔钱可以建设城市。虽然我不知道税收入和,但应该也不高,否则就不会吸引到那么多大企业到那里做生意。

不过,迪拜毕竟不是Simulation City,它会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它地底的石油并非无限(只要不把生钱的cheat拿掉,几千亿、几万亿都不是问题。金融风暴?是不可能在我的SimCity里发生的。)

虽然回教金融不允许各种衍生产品交易,所以迪拜政商没有被金融风暴烧到手。不过,据说迪拜已多少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对迪拜的影响也不小。迪拜也依靠一些外资,如今这些外资得撤退了。还有,建了那么多产业,找谁来买?主要还是西方世界的有钱人。这些人都受到影响了,迪拜产业找买家遇上困难;能卖出的,回报率也就成了问题。

所以,看来上面那些发展计划,是很多年很多年以后的事吧!


2008/10/31

摩托罗拉

没用过摩托罗拉,可能也不会有机会了。

曾经开创手机市场的摩托罗拉,近年来陷入手机业务危机当中,今年更传出将拆解手机业务的消息,最可能的拆解做法就是像IBM那样,把手机业务卖掉。

对IBM来说,当年卖掉个人电脑业务是壮士断臂,但是对摩托罗拉来说,这种做法可能是自掘坟墓,因为拿掉手机业务这支手臂后,摩托罗拉基本上可以赚钱的业务就少掉一半了。

如果摩托罗拉真的卖掉手机业务,Motorola这个手机品牌可能不复存在,但也可能像Ericsson那样继续留在Sony里,成为另一个两不像的XXX Motorola。

从用手机开始,个人对Motorola手机没有太大的印象,Motorola也不曾对我产生太大的吸引力。今天会有点感慨,是因为刚处理了一篇新闻——摩托罗拉将在全球裁员3000人,脱售手机业务的做法会延缓。

在网上看到有人用“一个时代的终结”来形容Motorola脱售手机业务的局面。

仔细想一想,对号称“开拓手机市场”的摩托罗拉来说,这确实如此。当年推出第一台个人电脑的IBM卖掉个人电脑业务,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进化论的弱肉强食在量子时代的最佳体现。

我的第一台手机是Nokia。为什么美国大公司Motorola最终会败给芬兰小国的Nokia?

摩托罗拉为什么没落?手机业务可能被分拆出售一文有一些解答。

我自己的体验是,摩托罗拉没有抓住手机的发展变迁,没有制定最佳的市场策略,没有创造新用户体验。苹果总裁乔布斯曾经说过,消费者不会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只有能够创造需要才能引领市场。显然地,摩托罗拉在创造手机市场后便无法更上一层楼。

有趣的是,摩托罗拉原来过去曾在其他领域引领潮流:汽车音响和电视机。不过,这些领域后来都被其他公司赶超。

看来,摩托罗拉未来或许会在新领域东山再起,但也很可能就此殒落。

祝福它吧!

2008/10/29

温馨的庆生

年的生日,妻安排了一顿非常有特色的晚餐。

地点是中央城的Ma Maison。这家餐馆的法文名字是“My Home”的意思。其实,我们之前有经过这家餐馆,但是对名字没什么印象,因为餐馆门外招牌上最大的字不是“Ma Maison”,而是“日本西餐”。而且,餐馆的装潢相当特别,是欧洲郊区木造小酒吧的模样。

踏进餐馆,里头的布置也是很欧式小酒吧的感觉,墙上木架和窗台都放满了空酒瓶、木偶、木雕泥塑、台灯、不定形五彩花瓶等。餐桌铺上了质地顺滑、干净的桌布。虽然我温馨的家不一定会有这般装饰,但肯定这会是一家让人流连的家庭式餐馆。




服务生是一个外地人,像中欧又像中南美人,为餐馆平添一份欧陆风味。

餐单上的选择不多,但几乎都是餐馆的“chef's recommendation”。其实,近年来的餐馆讲求多样化的选择,难得有餐馆能够回归选择少但样样皆精品的路线,更让人向往。

点了三道chef's recommendation。

Hamburger steak分三种总量,最小的160g,最大的300g,最小的$16,最大的也不过$22,老实说,不贵。酱料选择了打响店名的Brown Sauce。

肉排不是很结实,一刀下去,肉就碎了。不过,肉排同样地入口即化成碎片,肉碎却还是维持了原来的嚼劲,而且brown sauce确实让人齿颊留香。据妻介绍,Hamburger Steak是用肉碎压成的。难怪容易还原成肉碎。

肉排搭配荷包蛋上桌,虽然有点奇怪,但是想到这是Hamburger steak,当然就该有荷包蛋了。而且,蛋香也为肉排锦上添花。

哈哈,下次我可要叫300g的了。




墨鱼汁意大利面,我虽然不是第一次吃,但是这道意大利餐还真的很特别,不同餐馆的做法不同,味道也各有特色。像Ma Maison的墨鱼汁意大利面,虽然没有其他佐料,但是胜在墨鱼汁够浓,每一根面条都沾满了墨鱼汁。面条的软硬度也恰到好处,加上一些洋葱,口感特好。

妻搞笑说,像吃炒面。哈哈哈……我还挺喜欢的。

Ma Maison在日本是Kirin集团的连锁餐馆,有机会、有钱,还真要到日本享受一下原来的Ma Maison。

2008/10/13

国家责任指数

前中科院公布了“国家健康报告”,中国在国家“责任”指数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美国倒数第一,新加坡也是敬陪末座。

对于中国能够排到第一,第一个反应就是,中国的毒奶粉已经祸害全球,中国哪还算得上对世界负责任的国家?中国经常发生贪污腐败造成的弊端惨祸,这也算不上对国民负责任吧?

今天看到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东方的“国家”和西方的“国家”,显然西方的民主发展历程对国家与政府有较深厚和详尽的定义,东方则为了便于统治而采取了模糊化的国家政府概念。有意思!

google了一下,原来对“国家责任指数”嗖之以鼻的人多的是。

2008/10/09

千亿、万亿

几天的金融危机新闻,出现很多千亿、万亿:美国的救市计划要动用7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未来五年全球金融机构需要6750亿美元的救援金、英国启动4000亿英镑的救市计划、美国此次金融危机最终可能导致1万4000亿美元的坏账损失……

说实在,很难想象千亿万亿是多少钱。是不是能够把几个国家买下来?

晚餐和妻聊起,如果有一亿元在手,恐怕很难花完。如果我一辈子花一亿美元,美国救市计划的钱足够我花7000世。OMG,7000世,7000代子孙!

1万4000亿美元的坏账损失,究竟这些钱都进了什么人的口袋?为什么就是没进一点到我的口袋?

I'm lost with Lost

久前开始追看美国电视剧集《迷失》(Lost)。

看到第二季,不是越看越着迷,是越看越迷糊,不知道剧情想要说什么。

开始看这部剧时,确实是抱着期待,毕竟当年启播时的评价很高,宣传广告也来势汹汹。哪里知道,第一季不知道看到第几集,就对这部剧喜欢故弄玄虚的手法大为受不了。而且也很受不了那群Losties一直活在回忆当中,每一集都在描述某个人过去的事情。

很辛苦地看完第一季,原以为到了第二季,“回忆录”会少一点,哪里知道,回忆的细节更多,回忆得更久远。每一集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描述回忆,真是非常受不了。

而且,集与集之间的故事衔接非常不好,完全没有“欲知后事,且待下回分解”的紧凑。剧集既然是一群人在神秘荒岛幸存的故事,每一集的故事就应该有相当大程度的衔接,而不是这一集说到这里,下一集却说另一回事。

第一季的故事基本上是每一集都会是一个事件在早上开始,晚上结束。可是到了第二季,已经没有这样的时间限制,有些事情可以拖延好几天,有时候在hatch里面明明还是夜晚,角色到了沙滩却变成了大白天。

还有那些所谓的the others,真的是莫名其妙。Google了这部剧,总算有个基本概念:这些the others基本上是好人,可就是奇怪为什么在第二季里,编剧的变排让我基本上完全感觉不到他们是好人。

经Google掌握了四个季的故事大纲之后,我觉得基本上大纲是好的,是有故事可说的。然而就是太过长气,编剧必须以很多的回忆、旁枝末节、甚至无脑情节,来填满每一季的20多集。

说到最后,编剧似乎把观众当白痴!

据说,制作还要拍够六季。我说,还是见好就收,让它有个完美结局吧!

虽然距离第二季结局还有三集,但我已经决定把时间留给其他更好看的剧集了。

 

2008/10/07

国际一周纪念

到国际组,刚好一周了。七天来工作了四天,休了三天。

来到新组别的第一个感觉是,同事都不错,很helpful,很好心。可能正如许多人所说的,这里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在这里的第二天,就马上感觉稿量很大。那天我好像总共写了2400字,是我在过去那个组别的一倍。不过话说回来,以前那个组须要出去跑新闻,在外活动时也得花功夫采集信息,所以不能单单只衡量字数的多寡。

这里的文字写得多,资料也要看得多。例如我总算弄清楚众议院是下议院,参议院是上议院,进而弄清楚众议院叫House of Representatives,参议院叫House of Senate。在英国,上议院叫House of Lord,下议院叫House of Common。这些名字的来由都很有意思,真的是人类政治和文明发展的智慧积累。

今天就搞清楚了迪拜在发展什么大项目,因为每次看到太多什么棕榈群岛、世界地图群岛,都搞不清楚到底是哪个中东城市的。现在因为要写新闻,所以得去弄清楚。

不过,星期日和星期一这两天,稿量又掉了下来,这两天写得不多,可能就1500字不到。在这组待过的同事说,这里的主任曾告诉她,这里平均每天得写2800字。这还真多,加上要阅读的资料,功夫可要下得不少。

回想今年五六月,其实提出换组要求还要了我很大的勇气。

人就是这样,在一个环境久了,熟悉了,有了confort zone,就不想离开,不想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新环境,怕重新开始,怕失去原来的价值。真佩服经常跳槽换工作的人,有那种不断探索的心情。有个同事说,她丈夫在9年里换了6份工作。哇噻,真不容易!

年中提出要求前,确实对原组的环境有些气馁。可能正好是这股气馁,让我有了勇气,把想了一年多事情说出口、付诸行动。

很多同事问我“习不习惯”。我想,我会很快习惯的。

2008/10/04

搞笑诺贝尔奖

搞笑諾貝爾台研究人員獲獎

2008-10-03 15:30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2日在美國哈佛大學舉行頒獎典禮,台灣研究人員獲化學獎。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營養學獎得主證明了,好聽的食物,也會比較好吃。瑞士一個主管生物科技的委員會,因為認定植物也有尊嚴,不應該隨意踐踏,而獲得搞笑諾貝爾和平獎。

巴西的研究團隊,證明穿山甲會跑到考古坑洞裏面搗亂,他們拿到搞笑諾貝爾的考古學獎。

生物獎:跳蚤在狗的身上會跳得比在貓的身上更高、更遠。

醫學獎:貴的假藥比便宜的假藥有效。

物理獎:一堆的線或毛髮一定會糾結在一起。

化學獎:可口可樂是一種有效的殺精蟲劑,但台灣的研究人員則否定這種論調,也同時獲獎。

經濟學獎: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脫衣舞孃在排卵期的那幾天,小費收入也特別多。

搞笑諾貝爾獎是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 AIR)主辦,每年搶在諾貝爾獎之前公佈和頒獎。(香港明報)

星洲互動.2008.10.03

2008/09/30

9年之痒

同事问我,终于要离开了,有什么感想?有没有在倒数?有没有很期待?有没有解脱的感觉?

人非草木,说没有感觉是骗人的,但我想我不会是那种万般不舍、留着泪离开的人。

可能因为从小就离家独立生活的关系,加上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后,都是独自一人到另一个地方念书,身边没有一个好朋友跟着来,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有一批好朋友。

或许这让我特别相信,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反正,我也不是离开报馆,只是换一个组别,所以其实没太大的变化,同事兼好友还是在那里。

我想,我还是期待“过档”的。我向来对国际新闻有兴趣,恐怕还多过本地新闻。

这次的“离开”,push factor大过pull factor吧!过了9年,我是想换另一个做新闻的环境。我也确实相信,当一个记者,即便在一个专线多么出色,若没有本地新闻以外的经验,记者本身的价值还是不够的。在采访组,近年来人多口杂,做新闻面对越来越多挑战,或许这就是换环境的契机吧!

采访组的最后第二夜

晚收拾在采访组的座位,清理了9年前进报馆便一直收到现在的文档资料——采访组记者:成功的第一步。

忘了我当初有没有细看,但是已没什么印象,或者是因为当初懵懵懂懂,所以看了也没什么印象。原来,厚厚一叠资料,里头有前任总编辑黎德源手笔的指示,日期是1989年。当然,这不是给我的指示,是给当时的同事的。还有一张打印出来的电邮,日期是1993年的,是某个同事提醒大家采访时带录音机,保护自己也方便翻查被采访人的谈话。

002这些电邮、指示当年就这么收藏下来,复印又复印,一代传一代,连我这个在1999年加入的人,都还能拿到1989年发出的指示,整整相差10年了。

有些东西,代代相传固然是好事,然有时却是一大包袱。惟有放下包袱,才能进步。

一叠资料当中,还有2000年的一份采访会议报告。原来那时我们开采访会议,还有会议报告的。看日期,我加入刚好一年多一些,我在会议上发问了。

虽然我平时有半年收拾一次座位的习惯,但是要收拾9年来的东西,原来还是很多的。眼睛看得到有不少,眼睛看不到的原来还有很多。

除了这些,这次调组还丢弃了多年积累下来的文件、纸张、资料,很多是一直以来不舍得丢弃的东西,一直告诉自己这些对自己来说是有历史价值的,日后可能可以拿来回味的。可是收拾的时候发现,我真的收了很多,搬座位的时候我会搬到“siao”,办公室也不适合放那么多东西,更不想搬回家里。最终还是做了垃圾桶的决定。

昨晚,终于达到了八八九九的程度。

2008/09/28

一级方程式

不是F1迷,一直以来被人问起,我都是这么回答。

不过,既然F1在家门前举行,这几天来我都看了。

这个比赛还真有它的魅力。看了第一天的练习,能够看到熟悉的景色随着赛车不断变换,还蛮过瘾的。因此接着第二天的排位赛也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第三天正赛,既然电视台直播,而我也没出门,就也看了吧!

看比赛,最紧张刺激的还是看到赛车出状况。排位赛的时候,Alonso的雷诺赛车竟然出状况不能动。想不到,这种技术水平这么高的赛车,竟然也有“死火”的时候。

正赛这晚的状况就更多了。先是雷诺一辆赛车在浮动舞台前的赛道摔尾,车尾撞向围栏,整个车尾都粉碎了,还好车手没事,可以自己爬出车外。

雷诺车手出事没多久,法拉利的Masa在pit添油时,竟然在油管还没拔出来就开车,结果整条油管被拖着走,还喷出大量汽油,一个技师也被绊倒在地。还好,Masa大概从倒后镜看到油管,在开出pit之前停了下来,等待队友拯救。好笑的是,他的队友拖了好一阵子才冲上前帮他拔油管。油管被拖走时大概卡住了,得花一番功夫才能把油管拔出来。整个过程还相当惊险兼好笑!

后来旁述说,是法拉利车队使用的红绿灯系统出问题,在油管还没拔出来就显示绿灯,所以Masa才会把车开出去。旁述还说,只有法拉利车队用红绿灯系统指示车手,其他车队都用最传统的人力举“break”或“go”的牌子。据说,这不是法拉利车队第一次出现这个问题。

所以说,有时候,太先进也不尽然是好事。

后来,不知道是法拉利的哪个车手,在浮动舞台观众席隧道入口处走错路,U turn时害后面跟来的一辆赛车撞上栏杆。那个车手肯定要破口大骂了。

在电视上也看到有个人不知道在哪里的观众席前抛东西,东西却掉进海里。很好奇,警察会不会抓他,告他乱丢垃圾?

最后几圈时,法拉利的另一个车手大概是操之过急,在前最高法院之后的弯路滑向栏杆,把右前轮都撞脱了。Out!

最后,排位赛时因赛车故障只能在正赛以第15位出发的Alonso,竟然夺得冠军。

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08/09/25

JC Sum和Magic Babe Ning的幻术表演

晚在克拉码头采访他们两人的幻术表演。

乍看之下,确实很神奇,可以在一瞬间一次过把三个人从Central门口teleport到Read Bridge上,也难怪现场观众非常赞叹两人的表演。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表演过程中有不完美之处,感觉有欺骗观众之处。

首先,Central前的舞台上放了三个包了黑布的箱子。虽说舞台后、舞台下都是空空的,看不出有机关,但是三个黑箱子在三个参与者进去前都不曾打开让观众一睹内里。

这似乎跟很多高级幻术表演不一致。印象中,这类teleportation幻术表演,强调过程透明,让观众深信真的有teleportation,所以在表演者进入黑箱子前,魔术师都会敞开黑布,让观众看个究竟。这么做会加强幻术效果,可是JC Sum和Magic Babe Ning并没有这么做。

我的感觉是,黑箱子里其实有机关,并没有什么teleportation。

再来,Central起点这边有好几千对眼睛,三个事先挑选的参与者在五六千对眼睛前变走,参与者一瞬间出现在250公尺外的侨上。然而,这五六千对眼睛之能透过屏幕观看三人在桥上出现。说实在,屏幕上所见相当模糊,桥上摄影师距离三人有一段距离,Central这边的屏幕根本看不清楚三个人的样子,只是看到同样颜色的衣服。而且,桥上的观众距离三人出现的黑箱子显然很远,不像Central这边,观众距离黑箱子很近。

JC Sum事先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了地址,撕成两个部分,一半放入一个男参与者口袋,另一半由Magic Babe Ning拿着。JC Sum在Central这边把人变走,Ning在另一边迎接三人。男参与者出现后,立即交出一半明信片与Ning的另一半对接1,显示无花无假。镜头很快地拍摄这一幕。

很快地,Ning让这三人进入黑箱子里,又把他们变走了。

事后采访时,JC Sum说,会在适当时候把三人变回来。

当然,魔术本来就不是真的,只是JC和Ning在呈献过程中不够透明,就显得技术并不是真的那么高。

DPP_0001

三个参与者先走进黑箱子里。 

DPP_0002

JC Sum手一挥,黑箱子上爆出烟火。 

DPP_0003

黑布掉下来,三个参与者不见了。

2008/09/23

Canon 5D MKII

在一个网站看到Canon的最新撒手锏——Canon 5D MKII的HD影片和照片,惊呆了!

别忘了,这只是一台DSLR,不是HD View Cam。

正如本文作者所说,5D MKII拍出来的效果,可以胜过许多HD View Cam。

2008/09/22

大頭鈞の背包日誌

眼看很多人同时写作两三个部落格,发现其实我也可以把自己的部落格分成两个,一个是有色眼镜,另一个是背包日志。这大概算是鼓励自己以后勤劳一点,把旅途所见记录下来,给自己留一个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去纽西兰旅行之后,胃口变大了。

认识妻之前,只会选择到邻近的地方旅行,就是台湾了,背包去了两个星期。没有什么安排规划,和同屋好友去,连去九份,也是睡到上午10点才离开住的地方,下午才到九份,浪费了好多时间。结果离开台湾前去了第二次九份。

和妻第一次出远门,就是去纽西兰。选地方的时候,就想去一个远的,随口说纽西兰,就这么决定去了。自己开车,自己找路,自己安排行程,好玩极了!

两年之后,胃口果然变大了,安排第二次出远门,又是随口说希腊,就去了。

两次都是非常值得记录的旅程。待我把希腊之旅写完,要开始回忆纽西兰之旅了。

奶粉与良心

从上个星期的某一天开始,大家外出用餐、喝茶的时候,开始会注意到食物饮料里使用的牛奶、奶精是不是从中国进口的。

一个三鹿奶粉,让我们开始注意到中国产品真的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食物虽然种类繁多,但是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有关系。今天买豆奶时,也动动脑筋,想想有没有可能会跟三聚氰胺扯上关系。

究竟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中国商家为了利益可以失去了良心?难不成,为了赚钱,良心可以不要了吗?

每个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的心态,难道就完全没有想到会导致什么后果吗?

我想,这也是每个受影响的中国父母心里的问题。

或许,这个问题很难有答案,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天下父母从自己开始,操着良心做事。

2008/09/13

夜里的高速公路

从妻家到我家,开车大约是40分钟时间。可今天傍晚却花了两个小时,一大部分是在车龙里。

吉隆坡塞车塞到吓死人了!

不过,只要是付钱的高速公路,却通常不塞车。

夜深之后在付费高速公路开车,把音响音量转到最大,那种感觉还蛮棒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还蛮喜欢深夜在高速公路这么开车。不太须要很专心,可以让思绪随着时速表快转。这不知道是不是开快车带来的快感?

刚才很想拿手机把挡风镜前的思绪拍下来,不过想到是时速100公里,还是抓紧驾驶盘吧!

2008/09/12

国籍

到家,看到今天的《星洲日报》,柔南区采访主任林明华的专栏“人拼经济,我拼政治”。

文末提到新加坡吸引很多马来西亚年轻人到那里深造,毕业之后工作,多年之后就成为新加坡公民。

事实大半如此。即使不成为公民,一定会成为永久居民。

仔细想想,我感觉不到祖国在乎我们什么。更多的感觉是,你最好走了不要回来。又或者是,你要走就走,要留就留。

我最近也在想国籍的问题,因为想买房子,可是这一两年来的组屋价格确实很贵,成为公民或许是买房子最划算的管道。

成为新加坡公民,好处似乎也比当马拉西亚公民好。如果真要为一个国家付出,或许新加坡会更在乎。

可是……应该为了利益成为公民吗?这是我心中交战的问题。

2008/09/01

《早报》被刷了一巴掌

001

天的《早报》封面是一整版的“为世界华文文学,新港并肩打拼”广告。

我以为早报有份参与打拼,细看,原来没有。在“世界当代华文文学精读文库”的委员会名单里,没有新加坡华文报的媒体人。单看这一版广告,早报在推动华文文学上,似乎被边缘化了。

世界华文媒体有限公司,我以为和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是河水不犯井水的。不过,现在看样子,世界华文媒体似乎有意思要在中国以外的华文市场扮演领头羊的角色。看张晓卿多年来在东南亚华文媒体业呼风唤雨的本事,华文报集团会面对巨大挑战。

华文报集团刻下肯定面对国内市场读者群萎缩的情况,也一直无法走出新加坡,而世界华文媒体似乎没有受到这些情况所局限。

早报对中国政治领导人的影响力开始得比较早,可是一直无法把这种影响力扩大和提升。如今单靠《早报》这个品牌与世界华文媒体较量,恐怕是一场难缠之争。

无论如何,作为华人,我只希望看到华文百花齐放,但不愿任何一方出现伤亡。

2008/08/30

面包又涨价了

 

唉,昨天早上去买gardenia面包做早餐,发现面包又涨价了,从$1.75涨到$1.85。

什么理由?为何东西的价钱一涨再涨?

Bonjour的面包虽然是比较便宜,但其实每片面包的size比较小,感觉上比较硬,Sunshine和Gardenia的size比较大,感觉上也比较软和新鲜。

楼下7-11在装修之后,做出一个不是很明智的设计:把面包架子放在靠近后门的地方,后门又没关紧,所以传来阵阵厕所味道。

下次多走几步,到另一边的Cheers买面包好了。

2008/08/28

新加坡和牙买加

北京奥运会后,很多新加坡人都会拿新加坡来和牙买加比较。牙买加的人口只有280万,可是却土生土长了多个短跑金牌名将。

新加坡看在眼里,当然会很受鼓励,因为280万也可以出世界冠军,400 多万当然更加可以了。

我也对新加坡的体校和培养体育人才的制度有一定程度的信心。我想,新加坡有的是钱,只要愿意花钱,硬件上的建设和教练的输入应该不是问题。

只是,我想新加坡牙买加的一个根本差别是社会的富裕程度。牙买加的人均生产总值不过是4300美元,是新加坡的十二分之一。我相信,在牙买加,体育运动会是很多人想出人头地的其中一个出路。可是对很多新加坡人来说,我想没有多少个会想在体育运动出人头地。

当然,以人均生产总值而言,美国也很高。不过,毕竟美国的环境和新加坡很不一样,美国人的心态和新加坡人也很不一样。这些差别可以造就运动人才。

在新加坡,年轻一代的生活过得很舒适,恐怕很难承受得起金牌级选手所要承受的那种辛苦,年轻一代可能更加愿意往学术发展。

而且,中小学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经过这一环的洗礼,恐怕不会有多少人还有余力去参加体育训练。如果你能够在学业竞争激烈的中小学脱颖而出,你会宁可继续念书、读博士,而不是去参加体育训练。

Comex 2008

Hor...

趁今天是星期四,而且趁时间还早,中午12点半就到Comex走走。哗,人潮还是这么多,或许是一年比一年多。

原以为今天第一天,而且又是刚开始,人潮应该没那么多,结果我看是有不少请假去疯狂购物。

这年头,做gadget生意恐怕是最好赚的!

说实在,现场那种买气,任谁走了进去,都会受影响,很容易不理智的就想花钱,看到电脑LCD这么便宜,22寸的价钱比我当年买17寸的还要便宜,就受不了,有一种便宜货不拣白不拣的感觉。忍住……

各种各样的compact digital camera、DSLR,多到眼花缭乱,还好我已经有了自认为够好的,所以不用去看这些相机。

看到这种买气,原本很想花钱,想说买些Compact Flash吧,发正以后出国旅行总会需要多一些,趁现在便宜买吧!

可是再想想,都说是以后,现在用不到,买了也是白白放着,以后要出国才买吧,搞不好到时更便宜。

总算,让我看到可以参与其中的,就是把现在订购的星和MaxOnline换成M1的Fixed Line Broadband。应该可以省一点钱,今晚算一算,明天去申请M1的。

基层领袖与吴作栋的对话会

因为不是政治记者,所以很少有机会采访吴作栋、李显龙等政治领袖与基层领袖的对话会。

可是今天临时中箭,去帮忙采访吴作栋一众议员与马林百列集选区两百多个基层领袖的对话会。

也让我看到一个奇怪的母亲。希望她并不代表多数的新加坡人。

一个芽笼士乃的女性基层领袖站起来说她对鼓励生育的看法。她说,多生育孩子并不是有金钱就能做到的。生孩子遇到的难题在进小学之前还不大,小孩进小学之后问题才会逐渐出现。她把去学校上课前的孩子形容为“天使”,开始到学校上课后的孩子会变成“恶魔”。

然后她又以自己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例。她说,两个孩子两双校鞋,为孩子洗这两双校鞋让她觉得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她要求吴作栋让学校换掉穿白鞋的做法。后来她还说,换成其他颜色的鞋子可以节省用水。

说完鞋子,她说自己是搞playground school的。她的顾客都称赞她在学校里灌输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礼貌,孩子回到家里还会把这些礼貌应用到生活上,例如爸爸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会想到爸爸辛苦工作回到家,自动把电视机的声量调低等。

听了这个女人前半部分的话,我心里早已骂到乱了!

这女人帮孩子洗鞋子,这是哪门子的正确价值观?礼貌?好心,我小学就开始自己洗校鞋,鞋子干了自己涂白鞋油,再晾干。如果新加坡每个父母都要帮孩子洗鞋子,天哪,新一代的年轻人好命死了,这不行啊!

再听她说在playground school里灌输顾客的孩子正确礼貌和价值观,我想,怎么这女人会教别人的孩子,就不会教自己的孩子?

吴作栋还蛮有耐性的,跟她解释教育部并没有规定校服一定得佩白鞋,学校可以自行决定。吴作栋也很幽默地说,即使校鞋换成黑色的,不见得就不用洗鞋子。(我当时心想,就是嘛!)

跟这样的女人对话,吐血死了!

后来有另一个男人站起来发表他对政治言论空间开放的看法。他提到其中一点说,与其让人在难以管制的互联网空间大放厥词,不如在一个眼睛看得到、容易管理控制的地方让人去示威。

首先,怎么这人把互联网看作是洪水猛兽?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媒介、一个工具,如果政府没有问题,任你在虚拟空间或芳林公园胡说什么,政府都不会倒。

王世丰解释这一点就说得很好。他认为,互联网只不过是一个工具,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首要原因是政府施政有问题,互联网才会被成功,在新加坡政府继续good governance的前提下,他看不出进一步开放政治空间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说到国会议员,马林百列这几位议员里,看得出谢建平说话的语气常以政府代言人自居。他在解释一些政府政策的时候,会说“我们”、“我们的政策”,听在耳朵里,不是很舒服,因为我觉得议员始终是人民代议士。

在新加坡,虽然议员都是执政党的,议员得扮演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在某些情况下得解释政府的政策,但是我觉得议员应该区分自己和政府的角色,在自己和政府之间划出一条界线,而且应该拉近自己和民众的距离。打个比方,如果议员的两边分别是政府和人民,那议员和民众的距离应该是近一些的。

今天采访这个对话会回来不必写稿,所以才可以在这里“大放厥词”吧!

2008/08/26

9 - 9 - 9 - 4 - 2

这不是4D幸运号码,也不是Toto,因为刚好都不是四个数字或六个数字。

这是一颗可能在2029年撞击地球的小行星。

2029年,我才52岁。

如果这颗小行星真的撞击地球,会不会发生像电影《Deep Impact》的情景?还是人类已经找到方法可以避开小行星,避免一场人类文明的大灾难?避免重蹈恐龙灭绝的厄运?

有趣……

报道说,澳洲一位女博士最近参加“2008年移动小行星比赛”,她的理论获选第一名。她建议以一片巨大的麦拉绝缘片(Mylar film)包裹这颗大小约270公尺的小行星。麦拉绝缘片是一种会反光的塑料,现在美国太空总署就使用这种绝缘片包裹和保护人造卫星。

这位女博士迪苏沙的理论说,绝缘片会反射太阳光,按照物理原理,反射光线会对小行星造成反作用力。只要包裹半颗小行星,反作用力就足够把小行星移开。

哈哈,比电影《Armageddon》简单多了。

说实在,大小270公尺真的不是很大。如果是直径270公尺,圆周不过800多公尺,比圆周1公里的北京“鸟巢”还要小。6000万年前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大得多,那一颗的直径有15公里。15公里,恐怕有三分之一个新加坡这么大了。

据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发现,目前这颗名为Apophis的小行星主要在太阳的另一边游玩,大约在2011年才会绕到太阳的这一边,所以到时太空总署会进一步研究,看看小行星的轨迹和地球有多接近,会不会真的撞击地球。

不过,根据Wikipedia,Apophis可能会在2036年4月13日撞击地球,几率是1/45000。这可是很高的几率。

这些小行星看起来都一样,但原来是可以掌握人类前途的石头。大自然的力量确实不可以小觑啊!(知道它们的名字有意思吗?Anyway,最上排左起是Itokawa, Tempel 1, Eros, Mathilde, Wild 2, Ida, Gaspra, Dactyl。小行星底下的白线是大小的比例,可见Mathilde和Ida比其他小行星大很多。第六颗小行星,人类甚至连它的样子都还看不清楚。真的是死了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其实不管小行星会不会真的撞击地球,知道有人在关心这样的问题,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在找解决方法,心里总是比较踏实,电影里那种死到临头的情况应该不至于出现,毕竟我们现在还有21年或更多时间去准备面对Apophis。

2008/08/22

除了蔡细历、安华、纳吉……

什么时候,马来西亚人的性观念这么开放了?

华人政治领袖搞婚外情被抓包,还大言不惭说自己没错。政治斗争也牵扯上性、鸡奸、暧昧关系……政坛一塌糊涂。

现在,竟然还有官员把脸丢到台湾,在台湾性骚扰专柜服务员,被抓还当场尿裤子。

(见馬國駐台官員 襲臀被逮驚剉尿

哗,看了我还真觉得脸红,脸都不知给这祝乃迪丢到哪里去了!

2008/08/20

用钱丢你:“生孩子去!”

今天政府宣布了奖励生育的计划。

直觉是,政府把钱丢在你脸上,要你去生孩子,却没有全盘照顾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

首先,居住环境是否允许生超过三个孩子?

现在的组屋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小。现在的五房式组屋远比20年前的小,三个卧房,夫妻用了一间,剩下的两家如何养四个孩子、五个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或许可以两个人挤一个房间,长大了之后呢?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新加坡居住环境上的局限,不管生多生少,你都得适应这样的环境。如果真要这么说,还真的无言以对。然而,这样的居住环境是不是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

如无记错,现在的组屋设计都是根据平均家庭成员3.x个人来设计的。如果未来的家庭大小可能会成长到五人,那组屋设计就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有四五个孩子,出门也是问题。想买车的,恐怕得买MPV了,否则还真的装不下四五个孩子。

衣和食可能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有钱就行了。

另一大问题当然是教育。孩子生了下来不是随便交给托儿所就行的。即便有最完善的托儿、学前、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家庭教育是必不可缺的一环。问题是,在夫妇都得工作的年代,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呢?现在的学校教育更是重视学业成绩多过人格培养,这更彰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啊!不要给社会制造祸胎。

想来,鼓励家庭生四五个孩子并不是理想之举,毕竟已不是过去那种需要很多孩子帮忙耕田的年代。

人有情,动物亦有爱



《电讯报》照片

英国《电讯报》日前报道一则新闻,指德国北部一家动物园里,大猩猩为死去的儿子悲痛不已。大猩猩甚至一直护着小猩猩的尸体,试图“唤醒”小猩猩,也不让动物园人员把尸体取走。

2008/08/19

奥运(3)

在奥运这段期间,尝试阅读一些关于奥运的材料。

原来奥运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我想,现代奥运创办人顾拜旦是个具有伟大情操的人。这样的精神,我相信和古代奥运 是如出一辙的。

可惜,在世纪之交,顾拜旦可能没有预料到,造成世界冲突的最大主因是“利益”二字。

一战、二战哪个不是为利益而战。如果不是日本打到美国门口,侵犯到山姆大叔的利益,美国哪会站出来“解放亚洲”。冷战虽说是意识之战,追根究底也是两大集团的利益问题。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两次攻打伊拉克,还不是为了利益。

利益,恐怕不是空有奥运精神所能够解决的。这恐怕还需要更有前瞻性、更有远见、更强大的人性光辉,才能够带领人类走得更远。

利益、更多的利益,是人类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我不否定利益存在的需要,只是希望人类不是为了一己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

不要苛责刘翔



星期一上午11点10分,我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等着看奥运110米跨栏预赛。

最近快速冒起的古巴选手Robles果不出其所然,在第1轮第1组中第一个冲线,率先冲进第2轮赛事。

到了第4组预赛开始前,摄影机开始捕抓刘翔入场的画面,刘翔还鬼马地向镜头扮了个鬼脸。

心想:“好,还是那个轻松的刘翔。”

第4组赛事进行后,荧幕又切到热身室内。这时包括刘翔在内的第6组选手已经拎着包包准备进入赛场。却看见刘翔丢下包包,走到墙边,用脚大力地踢墙壁好几下。

“噢,怎么回事?”

镜头回到赛场,第5组赛事开跑。没想到,刘翔的劲敌Trammell跨了第一个栏就停了下来,走了几步就痛苦跪跌在地上。

“他也受伤了。第二跑道……待会儿刘翔也是跑第二跑道。早前有报道说,第二跑道不是很好的安排。Hmmmm,该不会这么邪门吧!”

果然,厄运也降临在刘翔身上……

事后,很多人咒骂刘翔。

我想,事情还是得回到体育精神上。体育竞技原本就是为了健康的体魄,你不能因为一个运动员背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就非得要他坚持到不可挽救的地步,才算是“坚持”。

知道什么时候该停,底线到哪里是很重要的。运动员最重要的责任是保有健康的体魄,而不是不顾一切,只为奖牌。刘翔身为一个运动,而且身为一个大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我也相信他是作了一个睿智的决定。

刘翔尚年轻,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即便真的不能跑了,能够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他废了一条腿来满足大家在鸟巢等待的虚荣心。

事实上,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试想想,即便刘翔硬撑着完成110米,那又有是哪门子公平竞争?现代奥运创办人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中国人民们,特别是骂刘翔的人们,刘翔已经是你们的英雄。在这种时刻,你们应该支持你们的折翼英雄,而不是落井下石。


p/s: 刘翔退赛全程直击 痛苦表情令人心碎

Singtel iPhone Plan

Singtel终于公布iPhone在新加坡的售价了。不是太贵,接受得了的价位,相信来临星期五半夜会引起抢购热潮。


2008/08/17

2008/08/09

奥运(2)

 

对奥运还有另一个情结。

北京奥运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展现了一个自清朝末年以来的富强中国。

80年前,那应该是“每个中国人都想离开”的年代。祖父也是因为贫困,所以离开家乡,在马来西亚落叶归根。

今天,应该是“每个人都想去中国”的年代,去上海工作是最“in”的事。我有不少朋友、前同事都希望或已经到中国工作。我呢?

我已没有机会和祖父深谈,但知道他一直都期待回中国,也很高兴他在有生之年有过这么个机会。父亲比祖父幸运多了,有很多次去中国旅游的经验。不过,父亲也还没去过祖父在惠州的老家。父亲曾告诉我祖父在惠州老家那个村子的地址。据说,那个村子早已不是祖父离开时的样子了。

我想,应该会有那么一天,我会去祖父出生的地方走走。

不过是80年、三代之差,中国有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最in的是离开中国到南洋,现在最in的是到中国工作。

80年,风水轮流转……

 

p/s: 祖父的乡下:广东省惠阳市澳头镇姚婆田村

奥运(1)

 

七年前北京宣布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那一晚,我在北京,所以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8分,我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北京奥运开幕仪式。

随着年纪渐长,似乎越发能够理解奥运精神。可能是因为去年到希腊旅行之前,看了很多希腊历史,对古希腊连年征战,人民生活很多时候为战争所苦,所以特别有感触于古希腊城邦竟然能够撇开政治歧见,定期举办奥运。奥运期间,城邦暂别干戈,徒步跨越河山,齐聚奥林匹亚,在体育场上竞技比试,识友交流。可能,奥运之后,他们各为其主,再战个你死我活。

更感慨的是,昨晚的开幕仪式结束后,转台在凤凰台看到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和俄罗斯一触即发的战事,慨叹现代人不及古代人,为何不能在奥运举办期间让世界有几天的和平。

七年来,北京奥运筹办过程中,也有很多政治化事件,过去几个月来更是政治化高峰期。事实上,纵观自1898年开始的现代奥运,有哪几次是不政治化的。单单是一战和二战,便有三届奥运停办。

古代奥运有没有那么政治化,相信已无法考究。不过,我选择相信,古人有足够的智慧,所以古代奥运可以连续举办了600多年、200多届。

现代奥运不过短短104年历史,只有29届。看到开幕式的精彩演出,期待地球上这个全人类的伟大文明可以有很多个辉煌与和平的百年、千年。

2008/08/07

赤壁

 

说要看《赤壁》,昨天终于去看了。

不得不说,梁朝伟和金城武都是好戏之人。我原不相信,梁朝伟可以演好周瑜的角色,因为梁朝伟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幅现代人的脸孔。梁朝伟上一部古装扮相的戏,应该就是几十年前的TVB韦小宝了。他演过那么多电影,现代人的样子早已深深烙印在他脸上。

印象中记得,周瑜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个可以运筹帷幄的人。虽然颇为自负,但也尊敬英雄。嚇,没想到,梁朝伟演周瑜,表情和内心都拿捏恰到好处。诸葛亮的一句“阵法过时”,让周瑜不爽。可是后来,他和诸葛亮也可以识英雄重英雄。

在戏里,看到周瑜的睿智。

先前看报道,有人说金城武演的诸葛亮望着张震演的孙权时,眼神流露断背之意。我特别留意了。没有啊!我反而觉得金城武的眼神恰到好处,似乎洞悉了孙权的内心世界。看来,是有人想要让金城武对号入座。

说实在,看金城武这几年的戏,演技真的是精进!

整部电影,我是看得挺精彩的,没有闷场。虽然有人说过于长气,无须分上下两集。我倒觉得,编剧想要详细铺陈整个赤壁之战的来由,从新野之战败走,酝酿诸葛亮求助吴的必然性,最终发展至赤壁之战。

可惜的是,在佩服编剧详细铺陈戏路之余,我觉得有两大败笔是不得不提的。一是林志玲,二是曹操醉心小乔。

说实在,电影完全不需要林志林的角色,林志玲的出现反而破坏了整部电影,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林志玲的出现,似乎真的只是为了“特别介绍”她,导演似乎有意提携她进入电影圈。

小乔在为马接生时,一开口说话,我就想笑。那种柔到断气的声音,可能大美人小乔就是这样子,可是戏看在眼里,确实很麻。还有,她替周瑜包扎伤口,完完全全是在挑逗周瑜。她比较像是曹操派到周瑜身边伺机刺杀周瑜,或者想要把周瑜搞到精尽人亡,隔天不能上战场的“特务”。

更别说曹操醉心小乔了这个神来之笔了。实在不明白,导演和编剧根本不须要来这一笔。我很好奇,这是不是纯粹为了“特别介绍”林志玲,为了让小乔有更多的发挥,所以安排曹操和小乔有这么一段关系。曹操根本就是为了权力攻打刘备和孙权,根本不需要小乔。

这是整部电影的最大败笔。我不期待“下回分解”有更多林志玲的戏份。

p/s: 在这样囧然的时代,三国情怀谁还能感受到?

p/s 2: 观赤壁—真正意义上的大片

2008/08/05

Wah...

新加坡的购物中心喜欢安装喷泉艺术。看来,下面的另类喷泉艺术,很快就会到新加坡了。

这喷泉在福冈博多的运河城(Canal City)。可惜,去年我在运河城大战拉面馆的时候,这东西还没装上去。

2008/07/30

mio TV & Season Pass

新电信上个星期高调宣布在9月推出Season Pass配套,让订户收看美国最新一季的连续剧,例如LostDesperate HousewivesUgly Betty等。回到报馆,原本上司还在设想这条新闻究竟要做多大,编前会议之后,上司说高级老编们连Desperate Housewives都没听过,所以做小就行了。

omg,连DH都没听过,时代脉搏都抓不住!

那是题外话!话说回来,这次新电信的动作还真不小,至于会不会如他们事前所说的“震撼市场”,现阶段还很难说,因为他们还没公布配套收费。不过,这么有看头的动作,不得不归功于付费电视市场开放带来的竞争,消费者又是最后的得益者。

在我看来,新电信这一招,不仅仅是在与星和过招,也是直接对上互联网非法下载,甚至可说是对未来iTunes Store在新加坡开业先下一城。目前,要看英文连续剧,惟有依赖星和AXNStar World。可是,这两个频道的节目毕竟不是最及时的。我见过最快的,恐怕是早前热门的Heroes,大概比美国当地慢七八个星期左右。

要看最及时的连续剧,最快的方法就是互联网了。同事说,BT最快大概比美国当地慢一个星期。最厉害的应该是Rapidshare,只是比美国当地慢两个小时。美国电视台在晚上9点播了,两个小时后就有人把HDTV版本放上网,四五个小时之后就有人把720p版本放上网。网上还有不少fansub,英文版字幕大概同时上网,中文版字幕可能慢一天左右。

说实在,按照这种速度,很难有哪一家电缆电视或付费电视可以媲美互联网非法下载。随着网络化越来越普及,网络速度越来越快,这种非法模式势必让电视工业面临巨大挑战。Internet savvy的一代,不再须要等着看电缆电视。

可是,如果电视工业要有更大的突破,还是得“if you can't beat them, join them”——让Rapidshare这种概念合法化,或者以新电信的这种合作手法,在世界各地以最快的速度推出节目。

不过,再快,合法的还是得面对影视审查这一关。

新电信宣布Season Pass这个消息时,只是敢承诺本地订户最快在美国电视台播映后的24小时可以看到这些节目,就是要给予自己有足够时间先对这些节目作内部审查,以免触犯电检局的条例。说实在,这个地雷是存在的,新加坡人相当保守,而这些美国剧集,有些确实偶尔会出现敏感题材。例如Without a Trace在2004年底,就因为播了一些敏感画面被罚款。话说回来,这些剧集很多都曾在本地播映过,以整套剧集而言,问题应该不大。敏感的如The L WordCalifornication,本地观众肯定看不到。

如果这些节目可以延伸到流动器材,那就最好。新电信说,在开始阶段,这些节目只会存在mio TV的服务器里,订户不能录下来,更不能转移到mobile devices如PMP。我可以理解,这么做是为了防范节目被盗录、被翻版放上网。只是,如果播放平台如果能够延伸到手机,对经常在路上跑动的人来说,肯定是一大吸引力。如果业者可以为这些剧集加入DRM,让人把节目转移到PMP,应该不是问题。

作为一个中文节目支持者,我当然最希望看到新电信这一招可以延伸到香港无线的剧集。马来西亚Astro去年就开始这么做了,马来西亚Astro订户可以同步收看无线的最新剧集,每套剧集收费不过是二三十令吉。

早前,其中一家付费电视的高层曾告诉我说,香港无线的节目在马来西亚非常受欢迎,是Astro的撒手锏。他认为,香港无线节目在新加坡受支持的程度不比马来西亚,所以无意在新加坡这么做。

当然,即使要在新加坡这么做,还得解决语言和配音的问题。要我付额外的钱看华语配音的无线剧集,我不愿意。

那天在新电信遇到一个前同事。她现在在那里负责节目采购,她以前也作过free-to-air电视台的节目采购。希望她日后可以带来好消息吧!

我也很想知道市场老大星和视界会有什么大动作回敬新电信。且拭目以待吧!

2008/07/28

丧尸片

电影界有两大片种几乎是历久不衰的,一种是外太空科幻片,另一种是丧尸zombie片。

我想,这可不可以简略地把西方制片人(还是广泛的西方人?)对人类前途的看法,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两派?

积极的一派认为,人类最终会克服人类内在的问题与挑战(例如毁灭性的战争),走出地球,向外太空延伸,在别的星系开发殖民地。人类最终会在其他星球开枝散叶,人类文明会扩展到外太空。

消极的一派认为,人类会被内在的问题击垮(例如致命性病毒),最终人类这个物种会灭亡,文明会消亡。

是否真如此?

zombie

2008/07/26

作新闻

在这行待得久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不是采访新闻,而是“作新闻”。

今天,被老板叫作一条稿。不算是新闻了,所以不能说是作新闻。

老编们没有预料到版位太大,新闻太少。可是不知为何几天前没有先为星期日的版位张罗一番。结果,今晚我分到一些位子,要我填猪肉。

题材是花园节,800字左右。

怎么办呢?我还没去过花园节。第一届举办时我人在香港,没能去参观。这一届,我打算下周三、周四才去。没到过,又怎么想像呢?

没法子了,找出《Straits Times Life》,抄也好,翻译也好,总之主任老编要看到一篇稿就是了。

哈,所幸,在这行待久了,整理翻译还是一件拿手事。

(回想一下,这样的事情昨天才发生:同事nar前天采访briefing回来,汇报没人要听,也没人给予她任何指示。结果都到昨天才规划。像这样的事情,小规模的,可能每天都在循环发生,大规模的,可能每周都在循环。问题在哪里?我想,欠缺一个有效的机制和领导。鱼翅,虽说即煮即食最新鲜,但是鱼翅材料如果能够早一天拿到,现做一些预备工作,是可以让上桌的鱼翅更鲜美。)

一兆个网页

Google Blog刚发布一个消息说,它的服务器已经找到一兆个网页(1 billion),而且这个数字每天以好几十亿的速度增长。

一兆到底是一个多大的数目?

1,000,000,000,000,就是一万亿。一亿已经是一个很难想象的数字,但在政府预算中一般还是会出现好几十亿元的花费,例如翻新新加坡所有20万间组屋,就需要60亿至70亿元。换算一下,每间组屋大概是3万元。

一兆,大概可以翻新3300万间组屋,大概是165个新加坡。哦,还真不少!

一兆个网页,一辈子大概也看不完。

如果花半分钟看一个网页,那也要5000亿分钟的时间,等于是95万年。哦,简直就是星际旅游所需的时间了!

只有电脑可以做这种事情。

宏观世界有星际旅游,远不是人类所能够进行的事情,因为两个星系之间就要花去好几十光年的时间,这还是必须以光速进行,人类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

微观世界有网际旅游,也远不是人类所能够进行的。所幸这是人类自创的,所以通过人类创造的工具电脑,还是可以在10年间游完所有的网页。电脑的计算能力也远不止如此,超级电脑一秒钟就可以计算超过一兆次的二次方了。这么说似乎有点模糊,一兆次的二次方就是1后面跟着24个零。

2008/07/23

Breaking News! -- We can catch the latest season of US series as early as one day after US telecast

Singtel has just announced a new package called Season Pass, which allow mio TV subscribers to catch the latest top US series as early as 24 hours after US telecast. More than 50 red hot series will be shown including Prison Break (Season 4), Lost (Season 5), Ugly Betty (Season 3) and etc.

In order for subscribers to catch up with these series, mio TV is also offering an adhoc service Favourite-On-Demand, so that subscribers can watch the immediate past season of these series within next three months. This service cost $9.99 per month and ends at 31 Oct.

Well, I have to say, this is definitely a good news to consumers, especially for people that like to watch US series. As for people that resort to illegal downloads due to the lack of such service currently, it all depends on how much will mio TV charge.

I would probably subscribe to its service, if they charge less than $20 per month with unlimited titles of series. Hahaha... Am I dreaming?

2008/07/16

原来马来西亚比很多国家大

Technorati Tags: ,,

天访问德国大使,他说德国的面积和马来西亚差不多。

我听了很惊讶,从来没有意识到南北开车走一趟只要不到10小时的马来西亚原来和世界强国之一的德国差不多大小。虽然说东马两个州加起来比整个马来半岛还要大,单单一个砂拉越可能就比整个马来半岛大,但是还是从来没有马来西亚是一个大国的意识。

当然,这完全是因为马来西亚的国力从来没有到达强国的那一阶级。看当今国内乱象,恐怕20年之内也很难达到跟现在德国不相伯仲的国力。

上网浏览了Wikipedia,原来马来西亚面积33万平方公里,德国大概35万平方公里,确实相去不远。

跟马来西亚差不多大小的国家原来还有芬兰(340,000km2)、越南(330,000km2)、挪威(320,000km2)、波兰(310,000km2)、意大利(300,000km2)和菲律宾(300,000km2)。原来文艺复兴之国意大利还比马来西亚小。我一直以为波兰和芬兰是小国,原来面积和意大利、马来西亚差不多。我一直以为菲律宾很大,原来也是和马来西亚差不多。美国国家公园的总面积是340,000km2。美国的国家公园就等于一个马来西亚。

就连马来西亚的宗主国英国,面积原来也不过24,000km2。曾经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日本,面积也不过370,000km2。这些国家,当年或许就是因为国家土地面积小,所以必须往外扩张,才会推动殖民政策和战争。

上次开车游了大半个南岛的纽西兰,原来面积不过270,000km2,比马来西亚还要小。唔,可是我们开车却好像走了很长的路。

还有希腊。上次开车从雅典到Meteora,要五六个小时,希腊最北部我们都还没去到,可是原来希腊不过是130,000km2,只不过是马来西亚的三分之一。当然,希腊的爱琴海可不小,可是马来西亚也有个南中国海啊!Hmmm……

人家意大利可是文艺复兴之国,世界这么多服饰品牌皆来自意大利;芬兰的Nokia让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台手机。为什么别的国家可以做到,马来西亚却还在热衷于政治斗争?

有一点没提到的,德国有8000万人口,马来西亚只有2000万。强大的国家须有强劲的经济,强劲的经济则需大量的人口。

马来西亚,加油吧!

2008/07/15

和尚也信不过,还要相信谁?

于确定要起诉明义法师。

总检察署当然是证据确凿,才会起诉他。虽然还没定罪,但可以说明义法师在道德观点上已失去了信用。

和尚本应六根清净,出世静修佛法。可是现在的和尚,实在越看越像佛寺佛法集团的CEO,明义法师是一个,少林方丈何尝不是。

记得中学有个修哲学的老师说,和尚积极投入尘世处理俗务,可以看作是一种入世的禅修。

星云大师是一个成功的入世例子吧?

证严法师也是吧?

只是,眼看本地一个个宗教领袖失信于人,这些原本应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精神领袖,还可以相信吗?

唔……不过,换个角度想,他们是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做事,虽然这些想法在现在可能不容于法律,可是最终可能是好的结果,那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了的伟大情操了。

唉,是乱想,还是自我安慰……

2008/07/04

My First HDR Images

IMG_0581_2_3_tonemappedHong Kong

IMG_0149_50_51_tonemappedMykonos, Greece

IMG_0140_1_2_5_tonemappedNafplio, Greece

2008/07/01

Learned Something Today

Well, learned something new today - using Microsoft Live Writer to blog!

I have to say, it is a great tool. It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nd blogging. The tools that it provided to insert pictures, maps, videos and etc are easier to use. The mapping function is especially useful.

Just as a 'no name' said the Live Writer introduction page: "This is amazing, it will change the way things are."

He couldn't wait longer to try out the new service.

Microsoft, you finally did something on the right track. Keep up with your Windows!

2008/06/27

七层楼酒店

  刚过去的整个星期,有一大半是驻扎在新达新加坡采访世界城市峰会和东亚宜居城市峰会,听了很多市长官员的城市发展与管理经验,特别是威灵顿、墨尔本和横滨这些著名的宜居城市。
  墨尔本市长苏震西在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主持的东亚16国城市研讨会上说,该市根据五项原则,从1997年开始把墨尔本打造成宜居城市。短短5年后,墨尔本在2002年、2004年和2005年被《经济学家》评为世界最适合居住城市。
  峰会结束,一切工作回复到日常的采访作业。回到报馆上班的第一天,就收到陆路交通管理局为建造市区延长线而征用七层楼酒店的消息。
  内心升起怅然若失的感觉。
  很多年前第一次经过七层楼酒店,就好奇怎么有一栋不高不矮的建筑物矗立在一大片空地中央。
  随着采访国家发展专线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觉得这不太符合政府向来做规划的态度——一小栋建筑挡着了一大块地的发展前景。
  后来酒店对面建起了一栋顶层有8个奥斯卡铜像的侨福广场,同样是在一大片空地的中间,左右各有一片空地。
  原来,把大厦建在空地中间,也无不可。
  随着认识七层楼酒店的时间越长,对酒店的情感也越强烈。笔者没真正造访过七层楼酒店,但是多年来毕竟听过点点滴滴的故事。
  前几天征用土地的消息公布后,酒店业主说,她早就料到酒店会有这么一天。乍听之下,实在有点悲凉,有一种“等死”的感觉。
  业主在那里做生意,似乎没有什么保障。即便土地和上面的建筑是你的,即便是永久地契,一句“为国家发展必须征用”,你也无计可施。
  其实,有关当局回答媒体询问时说:“征用七层楼酒店是为了方便展开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重建计划。新的白沙浮地铁站,有一部分将位于七层楼酒店底下。拆除它能让地铁站与四周的建筑物和地铁线,有更好的衔接。这也有利于行人网络的规划,以及实现这个地区的其他城市规划计划。”
  这样的回答,意图不言而喻,就是方便该地段作为一个整体出售。
  小小新加坡人,面前经常被摆上一个“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小我。究竟是国家利益,还是政府利益?究竟政府是保障人民利益,还是保障国家利益,抑或是政府利益?什么样的利益才构成国家利益?难道不是先有家,才有国吗?
  七层楼酒店的黄姓业主可能家财万贯,除了情感上,可能也不在乎这座小小酒店能带来的利益。但是,与这座酒店有情感的新加坡人,会不会又失去一个情感联系?这个家,还是那个家吗?
  情感,不一定要真的住在那里才会产生。多少人曾在那个年代光顾酒店顶层的夜总会,去听潘秀琼唱歌,或者几年前曾到那里吃火锅。
  市建局经常自豪保留了多少旧建筑。然而,空有外壳,没有内在的旧建筑,保留下来也不过是个空壳。牛车水原居民迁走之后,经过多少年才逐渐恢复神采?即便有神采,那也是为游客而设的牛车水。
  最近,北京门前大街重新开放,试图恢复明清时代的京味儿。可是,本报驻北京特派员就说,没有了原有商家和老北京居民的门前大街,就是一组仿古建筑群。
  香港有它的魅力,在于一条条的老街仍然存活着。所幸,小印度被保留后,原居民没有迁走,多少留住了小印度原来的特色。
  如今这座活生生的旧建筑,为何不保留?难道,进行了这么多年的保留工作,有关当局还没抓到保留的真髓吗?
  苏震西提到的五项原则,第一项就是确立城市的个性(identity)与特色(characteristic)。在历史文化丰富的欧洲城市,即使是纽约,许多新旧建筑都是比邻而建的,这是城市的根,也是个性与特色的基石。
  如何保留旧建筑是规划师的工作,如何让新旧建筑相辉映是建筑师的工作,如何让新工程不影响旧建筑是工程师的工作。工作没有轻松的,更别说在寸土如金的新加坡,否则为什么拿那么高薪?
  海明威曾形容巴黎是一个流动的飨宴。他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住过巴黎,它会一生跟着你,有如一场可以带走的盛宴。”
  新加坡何时可以成为一个流动的飨宴?甚至让人不想结束的飨宴?

2008/05/03

海历斯

近真是太热了,所以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冷气,我都会钻进去。今天在大巴窑要走去眼镜店的路上,我就穿过建屋局总部走去。

事情就是这么巧。当我一边在想,自己买房子的时候,大概也会像这边的人一样,坐在这里等候,眼睛一边望向坐在沙发上等候的人。一张熟悉的脸孔进入视线,是前同事海历斯。

海历斯在4年前退休,退休前是资深摄影记者,在报馆也工作了30几年吧!

海历斯不姓海,他是马来人。不懂华文华语,在华文报工作,佩服吧!还好,二维的新闻图像,不须要听得懂newsmaker说什么,也可以拍照,不像拍摄画面的摄像员。而且,在新加坡,newsmaker大部分时候都说英语,海历斯绝对没问题。newsmaker讲华语的时候,记者就告诉海历斯要拍些什么,沟通清楚,一般也不是问题。

一个马来人,为什么会在华文报工作?据说是有一段历史的,还是一段政治正确的历史典故!

海历斯退休4年,没人知道他退休后如何。正如他自己所说,报馆的前同事都联络不上他,都以为他死了。

似乎是调侃自己,但说的也是事实。uncle lim退休没几年,就因为癌症过世了,都没机会真正享受退休生活,含义弄孙的日子。一辈子就这么卖给了报业、读者,什么都没留给自己。

再见到海历斯,他真的不像是一个60多岁的退休老人。依然健步如飞,中气十足,脑筋清晰。他说,自己要把房子卖了,移民海外,因为新加坡实在住不下了。

“每天都在为这个还钱,为那个还钱,迟早会破产。”

他不愿透露要移民到哪里去,只说美国、澳洲、马来西亚都比新加坡好。不过,他说有个女儿在洛杉矶,那里的房子只要5万美元就买得到,还有一个漂漂亮亮的小花园。对在新加坡组屋住了大半辈子的人来说,这确实是很吸引人的。

他说自己还没有确切的落脚处,所以没办法给我联络。我留了一张名片给他,希望有一天我到洛杉矶去,可以找他喝杯茶,聊聊洛杉矶的金门大桥或好莱坞的最新八卦吧!

2008/04/15

新加坡摩天观景轮,到底要不要亮?


Singapore Flyer

加坡摩天观景轮这种灯光效果也敢叫效果,不要笑死人了。

真不明白业者是怎么想的,既然都已经花了这么多钱建造摩天轮,为什么不多花些钱,请专门搞建筑或结构灯光效果的公司来做灯光设计呢?我相信,摩天轮可能早在设计阶段就已经把灯光效果纳入考虑,可是显然设计团队引进的灯光效果公司无法突出摩天轮的结构,摩天轮的两根大支柱和细细的钢索,都没有被善用。灯光色彩的使用也相当保守。

新加坡就是这样,要亮化市区,可是做起事来扭扭捏捏,放不开,所以市区的亮化效果不见理想。依我看,摩天轮也陷入这种局面。

看看伦敦眼,看看大马之眼。


伦敦眼


大马之眼

即使是日本的小摩天轮,灯光效果都非常美。


北九州一个不知名的摩天轮

2008/03/09

傲慢的代价

天祖国举行第十二届全国大选,在我意料之中,国阵大败。

同事问我,有什么感想。

老实说,没想过会有什么感想。长到31岁,从来没在反对党治理的州生活过。不知道在反对党治理下,雪兰莪州会有什么改变,是变得更好,还是变差。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对国阵真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可不是吗?虽然我已经很多年没在国内生活,那种感觉肯定没有其他同胞那么感同身受,对国阵的失望,也没有切身之痛。

可是,最近几年的乌烟瘴气和傲慢,都已经让我这个身在国外的公民受不了了,更何况是身在国内、天天笼罩在乌烟瘴气中的同胞呢!

我更讶异于国阵政党领袖的无知与天真,许子根说不知道选民转向之大,马华没料到输那么多,阿都拉不认同人民投不信任票……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还是不愿承认和接受事实?由此也可见,这些所谓的政治领袖,与人民脱节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完全不了解人民在想什么、要什么。

政治评论员潘永强说得好:“巫统再也不能宣称代表马来人和回教徒,马华公会不能宣称代表华人,印度国大党不能宣称代表印度人。一个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可能来临。

这次大选或许真的等同于宣布种族路线国阵的结束,马来西亚已经开始朝“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迈进。

说实在,反对党大概也没料到能够赢那么多,一举拿下五个州的州政权。那些准备接任首席部长、州务大臣的新任国会议员,是在事前就定好的吗?他们在选前就有心理准备了吗?他们知道怎么当首长或大臣吗?

下次回家,会有什么不同的景象吗?

2008/01/27

没有镶金的RM5厕所

隆坡最近开了两间新的购物中心,一间是Bukit Bintang的Pavilion,一间是Mid Valley的The Gardens。

上个周末回家,要找地方上网,所以决定去Mid Valley看看,想说那边的人可能比较少。

从停车场上来,就先看到这间厕所。大大的“RM5”非常醒目。我相信许多人都和我一样,只看到“RM5”就被吓着了。

天啊,什么厕所这么贵?KLCC二楼的厕所收RM1还是RM2,对我来说已经是朝贵的了。这间RM5,难道里面镶金?大号了有人帮忙擦屁股?洗手了有人帮忙抹手?还是有免费的擦鞋服务?

我看到“RM5”的第一个反应是先拍照。妻说,单拍照没意思,不如就进去开眼界,到底是不是镶金的。

收钱的服务员说:“这是我们的优质洗手间(Premium Wahsroom),它旨在让你觉得舒服,让你进去之后有轻松下来的感觉。逛街累了,你可以进去休息休息,享受一下里头的气氛。”

天啊,不就是厕所吗?还有什么气氛?有人会喜欢在厕所呆着不出来吗?有,偷窥狂!

有一点倒是值回票价。服务员给一张票券,他说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凭票入场”。哈,我和妻两个人,当然要用到值回RM5。

进去厕所,有个清洁工人。怪怪的,一边解决,他一边看着。

厕所不是特别豪华。地板、墙壁和天花板都不是豪华大理石。抽水马桶竟然还不是自动冲水系统的。这一点我是非常惊讶。自动冲水的马桶,我以为已经是厕所的标准设备了。收费RM5的优质洗手间竟然没有自动冲水的马桶,实在说不过去。而且,马桶不是设计师马桶,马桶的坐环也不是很干净、很白那种,上面有些灰印。

唯一强处是,有卫生纸。卫生纸在马来西亚的厕所好像不是标准设备,大多数公厕、购物中心的厕所都没有卫生纸,尽管这在新加坡是一项标准的配备。

尿盆不是特别豪华的。在新加坡看过更酷的。还好是自动冲水的。

洗手盆也不是设计师洗手盆,在新加坡某购物中心还是酒店用过玻璃洗手盆。特别的是,优质洗手间除了有擦手纸,也有擦手布,这在马来西亚厕所也是比较罕见的。以公厕来说,有擦手布,即使在新加坡也是少有的。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拿The Gardens的优质洗手间来和新加坡的厕所比较。不过,既然你打着“优质洗手间”的旗号,加之收费RM5,你就应该拿自己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优质洗手间benchmark。不必太远,拿近的新加坡就好了。

你不能闭门造车,你不能说“我们有我们的标准,我们不必和其他人比较”。这是一个国际化、全球化的时代,当你的酒店招待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豪客时,你就是在与各国竞争了,这就是比较了,竞争和比较是同一件事情。

据说Pavilion的厕所也收费RM5,所以这两家购物中心最近在城中引爆厕所话题。农历年回去,要找个机会去Pavilion看看厕所。:P

2008/01/23

没了妈,没了爸

天,实习生小妹的父亲过世了。

跟小妹不算有深入的交情,她来实习只不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吧,也只跟我出去工作一次而已。不过,她是我遇过第一个开车、载我去采访现场的实习生,而且那天在车上可能刚巧我也心情不错,于是就聊开为什么她开车上班。

“我爸爸现在不在家。”她说。

不知道是因为她没有流露不想我继续问下去的表情,还是我那天的确很八卦:“哦,出国公干了吗?”

“哦,不是,他现在在医院。血癌,刚动了手术,出现排斥,所以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她笑着说。

我心想,妈呀,怎么我的八卦问到了人家心中的痛。可是,她不像是太伤心的样子,可能还是乐观的吧!

既然说开了,这个在念传播系大三的小妹谈了她伯父捐出骨髓给她父亲的事情。这么重要的手术,手术费自然不菲。我关心她家是否负担得了,问她母亲有没有工作。

“母亲不在了,几年前就过世了。生病,吃了药去工作,晕倒撞到头,就没有再醒过来。”也是笑着说,仿佛说的是另一个人的事情。

我不得不吃惊,在新加坡很少遇到这种家庭悲剧。我也真的是词穷,不知道该安慰小妹,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眼看小妹真的很开朗,说话带着笑容。我硬着头皮说:“小妹,所以你这么爱笑,原来是以笑面对人生啊!难得,你一定要继续加油,保持你的笑容。”

她说:“是啊,可以苦口苦脸过日子,也可以笑着过日子,就笑着过日子吧!”

她说,开父亲的车子上班,可以方便探望父亲、来回学校和办公室。她这一年来已经习惯把车子带着出门,所以即使是到市中心工作,也开车出门。可依我看,小妹是把父亲平日最常接触的事物带在身边,她一刻也没有停止思念父亲。

没想到,距离这一席话还不到两个星期,就传来小妹父亲敌不过血癌撒手留下他们三姐弟的消息。我无法想象,几年前没了母亲、现在又没了父亲的感受。

我发了短信给小妹:“很伤心听见你父亲过世的消息。无论如何,希望你能坚强,希望未来能继续看到你的笑容,希望你以笑容面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