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1

求学心得之二


然自己在大学毕业后弃工从文,但一直不太理解何有关当局河政治说,升大学念工程系的学生越来越少,也不甚理解为何。

大学里的工程系不是越办越好吗?南大的工程系,专门科系分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我念大学的时候就只有三个最基本的工程系,外加两个隶属应用科学系的材料工程系和电脑工程系。如今,南大连宇航工程系都有了。

直到自己再回到南大校园,开始对工程系和人文科学系的差异有了自己比较切身的体会。
国际关系的一位教授常自嘲说,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最受欢迎,先后被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学了去,所以自然科学家看不起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又看不起社会科学家,而社会科学里的众多分支,国际关系算是最后一个学习使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分支,所以最被其他社会科学分支看不起。

不过,我身为一个工程系毕业生,却可以深深体会到这位教授的宽大胸襟。老实说,工作12年后重新念书,万万没有预料到那辛苦和痛苦的程度。每个星期面对那一叠叠厚厚的影音书本章节和电子期刊文章,全身都会软掉。还记得开学第一周,念这些东西念到怕了,一直在想为何花钱受罪。工程系学生不需要看那么多文章和资料,毕竟不论物理或化学,真理就是“硬道理”,工程系学生不需去质疑这些“硬道理”,只需学会,然后应用。

来到社会科学,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首先得看那么一大叠的资料,然后得学会、吸收、融为己用,然后必须能够应用。最大的挑战还在后头,就是得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必须设法找出这些前辈著作文章的漏洞,找出什么是前辈们没说出口的。

念了十多年书,工作了十二年,发现原来自己最不足的地方是不懂得思考。所谓的不懂得思考,不是不知道今晚要吃什么晚餐,或者对时事高谈阔论,而是不懂得挖掘别人没说出口的话,不懂得批判别人故意不告诉你的事。

前些时候找另一位教授面谈。不知怎么的,他提到硕士班要培养的不是只会从书本里找答案的人,而是要懂得思考的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制度有缺陷,很难培养出懂得思考、批判的人,只培养出想知道去哪里找答案的人。

我是赞同的。新加坡需要创意人才,但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制度只培养出一台台机械里的一颗颗螺丝螺帽,在各自所属的岗位里发挥应有的功用,并没有培养出多少个想要勇于思考、批判的人。

想到这里,发现自己当年毅然放弃工程,投身新闻工作,就是不满足于人生大半辈子都在庸庸碌碌的做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而想要做一些对社会、对人文有贡献的工作。
我想,我找到答案,为什么我的许多材料工程系同学都离开了原来的工程工作岗位,投身基层、教育等其他行业;为什么有关部门总是说工程系越来越不吃香,为什么报读工程系的学生有减少的趋势⋯⋯

No comments: